重相逢 雅虎部落格惜燈 無奈他何 轉移陣地 小羊在雅虎經營部落 這都是一滴滴智慧結晶要搬來這裡 請大家格友來這裡多多鼓勵 小羊 感恩 再感恩

心靈教化

2008112703:50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9595-9595/article?mid=15731&prev=15803&next=15702

 線上合成照 有需要可在格友這裡做

心 虛 則 見 性

要如何進行心靈教化呢?第一 我們要從靈修來教化 人在世界上 如果靈性不接受

教化 那就等於接受了我們人心的教化  人心教化還是有情 我們靈修就不同了

能回復我們的本來 在靈修教化中 心虛則見性 所謂虛懷六谷

把我們的心虛靜下來

就能夠回復到我們本性 如果我們不把心止息下來 讓它清明 而妄想見性

這就好比在水面上不斷撥弄水波 卻想要清楚看到水中月影 如此的愚蠢

意 盡 則 心 清

如何讓心能虛靜呢?意盡則心清 我們所有的意念就好像脫韁繩的野馬

一般 使我們心無法清靜 因此只要了結所有意念 心自然能清 若是不先了脫

意念而要求明心 那就好像拿來一面鏡子 卻天天加塵埃上去 哪天要想藉它

照一照自己的面目 就只能看到塵埃 見不到真面目

從 修 養 功 夫 下 手 動 靜 中 肯

靈修教化一定得從修養功夫下手 做到《動靜中肯》不論是動是靜
都要合乎中道

非常之誠懇 不可以有其他念頭 要專一 如此才可以因人施教

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應事圓滿 所謂《人鈍事上磨 刀鈍石上磨》人在愚笨

經歷過許多事情之後 一定會應用自如 這就是在處理事情上的磨鍊

把我們從不僅磨到懂 不明磨成明的人 我們在世俗年輕時候結婚 結婚成家

也會生兒育女 這些原本都沒經驗 但是當經歷過 磨鍊過後 總有一天

就會應付 可以變成非常有能力之人才

人 鈍 事 上 磨

大家感受很多 原本大家從單純人 不知道世事複雜和麻煩 從時事中

接受好多教化 與磨練 真的是人鈍事上磨 磨到修持境界上不鑚到人情去

知道修道必需從人情跳出來 大家有志同修也一樣磨得出來

苦 煉 方 出 大 器

刀鈍石上磨 刀如果鈍了 不利了 唯一方法就是到磨刀石上磨一磨

刀自然變利 所以我們要把自己擁有聰明磨出智慧 笨拙磨成能力 這是

我們應該要自理的 不要找藉口 這樣磨太辛苦阿 要知道 苦煉方出大器

在任何環境中 苦心來培煉自己 總有一天 鐵杵磨成繡花針 一定能夠有一番

成就 這就靠經驗火候功夫

暴 戾 之 氣 是 歷 劫 以 來 的 總 帳

最重要就是在修持上 應該要變化自己氣質 《氣》是甚麼?就是暴戾之氣

我們要先把自己暴戾之氣化掉 因為這暴戾之氣是歷劫以來總帳 每個人在

生死輪迴當中 不知不覺感染這種沒有理智 不合正理的邪氣 這種暴戾之氣

在我們修道人身上 就好像原子彈一樣 隨時可能毀滅我們的靈修

所以一定得把暴戾之氣化為溫和之氣

粗 俗 之 質 來 自 今 生 的 污 染

《質》是粗俗之質 就是不能登大雅之堂 不合真理的習性 我們把這種質

留在身體裡面 來損害我們靈性 這個質是哪裡來呢?就是今生的污染之性

也就是傳染而來的 好像我們家庭 如果出了不乖孩子
人家會講他的父母就是這樣

所以我們自己修道應該好好的修 好好遵守佛規 做起事來 一點也沒有暴戾

之氣 沒有粗俗之質 人家一喬 處處贊賞尊敬

以 中 和 之 道 回 復 初 性

修道人要把粗俗之質性跟暴戾的習氣慢慢改變 變成合中 和氣 成為中和之道

這才能穩固地回到回復到自己初性 人之初 性本善 這就是人本來真自性

由於自然出至自己本性 才可以讓自己能得到真正清靜跟解脫 這完全是落實

內心的圓滿教化才能達到的境界...清靜經云:人能常清靜 天地悉皆歸

靈 修 是 一 切 教 化 基 礎

總之 在靈修功夫中 如果不變化氣質 還有一點雜質的話 就沒有辦法成功

在心靈教化方面 如果自己不能先在靈修功夫上 打好基礎
所有一切教化都是空談

天 理 為 體  禮 義 為 用

第二 禮規的教化 我們可以將靈修境界表現出來 所謂 ( 誠於中 形於外 )

在佛堂裡 我們學習禮規之後 將禮規與生活結合 應人應事活潑化 這就是

禮規教化 佛堂是成佛場所 自己到佛堂來學習 學( 以天理之理為體

以禮義之和為用 ) 在世界法中 道理是可以變 隨心所欲 只有天理永遠不變

這種永遠不變真理 方可成為我們之體 有體為目標 就以禮義之和為用

有理走遍天下 無理寸步難行 禮是門 義是路 我們每天都要進出門 要走路

把自己學來東西 以禮義融合在一起運用 就會合中道不越矩

要知道心裡也有佛堂 心裡中佛堂是體 身外佛堂是用 體用同濟 自性佛現

有 體 有 用  萬 事 俱 化

我們接受仙佛聖人的真理教化 在我們的立場中 自己若是能有體有用

任何事情都可以化解 不會受到阻礙 沒阻礙就少困難 少困難 煩惱少

少煩惱就沒有痛苦 我們平時辦事 多煩惱痛苦 就是沒有好好明體達用

所謂 煩惱即菩提 菩提既煩惱 我們往往不能化 不化就是執 固執一邊

於人於己都沒利益 在做人辦事中 明體達用 才能合乎中庸之道

以 平 等 心 付 出 愛 與 關 心

第三 服務教化 服務別人當存有幾種心 首先要有平等心 我們靈性

本自具有 完全平等 學得也要平等 做出來也要平等 所以服務時 一定要

存有一顆平等心 有了平等心 愛心就無私 就會關心 自然大家互相關心

對於 貧 病 苦 疑難 道場之進退 自然產生關心

失 德 就 是 貧

例如關心人家貧 不是要你只去救財物之貧 且要關心道念的貧

甚麼叫道念的貧 就是失德 失德之人就是貧 我們學道就全靠 德 來培養

如果無德 失德 就是貧窮 作為同修 不管在何職位 素其位而行 誰失德

就要去關心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 關心其改 善莫大焉 要付出愛心 耐心

只要有付出 才能把修道人之貧窮慢慢去除 所謂道高龍虎伏 德重鬼神欽

真 正 的 大 病 是 失 德 與 無 德

又好比病 修道人也吃五穀 一定有病痛 長者 同修生了病 應該去探望 關心

實際上 身體的疾病大多能醫治 而真正的大病 則是失德與無德 這種病很沉重

會毀掉我們所有的前程 所以我們 自己 同修 都是有緣人 有這種缺失

要有 愛心 耐心 去服務 去關懷...讓他的病早日痊癒 得到歡喜心

需 要 我 們 就 要 站 出 來

再下來就是苦 有好多人 受到外來環境影響 許多事情不能如意 內心痛苦

無法自在 這是因為把人間得失看的太重  這種苦也需要發出愛心與觀關心

有人就有是非 看了六祖壇經無明也在爭 有些人對道場有好多疑問

不知道該甚麼辦才好 或是受了委屈 受了批評 如果知道了也要去開導

道場 道務進就是發揮 道務退就是蕭條 這樣道場也要關心助道 要把

一切的服務當成責任 有需要我們就站出來

雪 中 送 炭  不 求 回 報

哪裡需要哪有我 在濟公傳裡 老師這句話受益無窮 別人發生貧病苦難

需要你 就去服務 等他所有疑惑痛苦已經處理好不要去邀功
說 : 你有今天全靠我

人家會反感 真正服務精神是雪中送炭 不是錦上添花 如此就合乎理

施比受更有福 布施出去的 無形中得到更多 付出愛心和關心
自然好多人會知道

不求回報 才是真正的服務精神 就是一切隨緣

尊 師 重 道  不 可 馬 虎

第四 實際經驗教化 好多事情都要自己經歷過才能了解 富有人不知窮人苦

識字人不知文盲苦 所以一定要有實際經驗 修道人在實際經驗上
應該要如何呢?

應該要尊師重道 師啟發我們  道引導我們 如果不尊師不重道 你不修道

就算了 要修道的話 十目所視 十手所指 甚麼樣?簷前的水它滴下來也是如此

你不尊師重道 只是假修 人家只會看輕你 必須自愛 我們的實際經驗教導我們

尊師重道是排先 不可以馬虎

循 規 而 進 主 動 服 務 不 自 私 自 專

在行動的時候要循規而進 照規矩慢慢去做 不求快 欲速則不達 所有事情

都是一樣 時間到來 因緣自然成熟 好多人講:我不懂規矩 不會做事 沒關係

平時相處在一起 我們多聽 多問 多服務 看見別人做事 主動問?
我可以幫甚麼..

這就是多參加服務 在服務實際經驗中 最重要的 要有大公 沒有自私 自專行為

道場是個大家庭 走到那裡 那裡就是我們家 這是我們應該服務地方

放 下 才 會 擁 有  抓 緊 會 丟 得 快

對待任何人都要態度中肯 應該要有中和之道 不可偏私 任何事越是放得下

越能抱得住 越要抓得緊 越是丟得快 好比我們同修 對於辛苦栽培後學者

要當做自己兄弟兒女看待 抓太緊 固然是保護他 可是再想一想 大家都是同門

弟子 老師沒有天天來抓住我們 適可而止 過之適得其反 迷者指引 悟者自行

上 學 佛 道 下 化 眾 生 無 爭 無 求

上學佛道 下化眾生 學無上正法 沒有其他想法 希望把學到的東西

布施給不知道的人 我們雖然不能像佛陀這樣可以救渡無量眾生 但是可以

盡自己一點心力 沒有爭 沒有求 如果說:我渡了你喔 你要每天給我問好

沒有我 你不知道 求不了道 太自大 那完了啦 還有誰敢跟你修道?合乎道理嗎

這就是自私 自專 這種行為 到後來不能自渡 也不能渡人

順 來 當 它 逆  小 心 謹 慎

不論與事 與人或與事 要無爭無求 唯一心願 像六祖一樣 要成佛 脫離輪迴

所以 如果修道遇到種種困難 要應該體會到 它 是在提昇我們心境 煩惱即菩提

提醒自己逆來順受 順來看破 逆來順受大家應該都知道意思 用忍 包容 它

順來呢?一帆風順 絲毫不力氣 不得了 如果不去注意 得意忘形 一但風向改變

船就翻了 所以順來要看破 當 它 是逆風 還是很小心謹慎 這是提昇心境真功夫


抓 住 原 則 就 沒 有 危 機

我們修道也是這樣 不到最後危機  是不到我們修持境界 自己經驗 考倒

就是零分 如果考不掉 100分 所以在經驗當中 我們一定要真正從種種考驗中

來證實自己修持境界 哪一方面合格?哪一方面欠缺?就要補強 不要說

我能忍耐 忍耐的面向很廣 它 是多元化 這一關忍過去了 下一關未必跳得過

所以從經驗證實中提醒我們 每一件事抓住自己原則 不要變 危機自然少

能把忍耐從容化之 以歡喜心 平等心處之泰然

日 去 一 病  日 積 一 理

第五 懺悔教化 從懺悔之後 接受教化 曾夫子講: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

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相信大家很熟悉 但是 會看 會背

會講 重要是要會行 這就是經驗證實 如何證實呢?日去一病 日積一理

今日我一定比昨日我進步...昨日死 今日生... 我們真正能做到 每天讓自己

脾氣 毛病除去一分 每天就可以累積一分理性 理是不會變 不會動

是我們的墊腳石 能做到如此...今日我一定比昨日之我長進...

願 求 終 身 不 二 過

懺悔是我們立身進德的不二法門 我們要立身進德 必需懺悔

要求自己終身不二過 大家都很熟悉這幾句話:苦海茫茫 回頭是岸 放下屠刀

立地成佛 如果懺悔之後 還再犯 還是掉在苦海裡 佛菩薩的慈悲 把屠刀放下

今日生 ...就可以成佛 如果明天再把屠刀拿出來 就回到眾生 我們修道人

的危機就在這裡 所以大家一起共修 一起共勉 互助合作 你提醒我 我提醒你

這樣修持下 自己才沒有危機

因 他 人 過 失 發 怒 是 懲 罰 自 己

平時我們對人發怒 常常是為了他人過失而處罰自己 相信大家都有這經驗

別人有了過失 心裡非常氣 也為他可惜 當下也會講很多重話 一氣之下

沒有好臉色 講出來的話 也不好聽 就是患了這毛病  為了別人有過失而發怒

還是在懲罰自己 人家沒有得到好處 你先受罪

反 省 悔 悟 是 自 新 的 基 礎

有人來告訴我 某人在背後出賣我 當下真是無明火三丈 氣得想馬上去問清楚

上天慈悲 還好這位同修不在當場 如果在那裡 質問起來 我也犯下大過

再回憶一下 真是愚笨 為什麼要這樣呢?他出賣你 你不被賣就好了

為什麼要如此生氣?所以退一步想 海闊天空 從今後不要再聽無用話而氣

修道人要反省悔悟 為他人想 退一步想想 自己講出去話合不合乎道理

為何要生氣?如此反省悔悟 就有自新基礎

不 是 本 份 的 事 千 萬 不 要 妄 想

在懺悔當中 要懺盡妄想 做不到的事 不是本份的事 千萬不要妄想

還要懺悔自己平常習氣 有好多習慣都是不合乎修持的 盡量要改善它

習性改善之後 隨遇而安 處處自在

懺 悔 淨 盡 天 理 流 行

《貪 嗔 癡 慢 疑 》都是遮蔽我們靈台清明烏雲 使得我們無法圓滿

如果不小心犯了這些毛病 必須懺悔淨盡 達到圓滿境界 舉例來說

平時要忠於道場不要疑心 不要三心二意 把自己立場穩定好 心中有物

靈台必不清不明欲度化自己內心眾生 一定要先去除心物才行 真道無形 真佛無相

我們是無形無相的真道 無形無相的上乘法 千萬不要求形外相 眾生修道

都一樣 必須要去相化執 懺悔淨盡 天理方可流行

不 為 失 敗 找 理 由  要 為 成 功 尋 方 法

以上所有一切 應該要好好懺悔 懺悔到最圓滿結果 就是扶圓補缺

圓的把它表現出來 缺失地方把它補足 並且要把握當下 不為失敗找理由

要為成功尋方法 千萬不要說《我沒有空》來佛門要看前輩臉色 我不要

這些失敗理由不要拿出來 要勉勵自己 我一定要成功
成功方法在那裡 一定要找出來

成功不會永遠屬於誰 俗諺:十年河東轉河西 莫笑他人穿破衣 今天的順

是東風 明天的不順 已經不是東風 自己要把握當下時機 保持自己立場

有過就改 對的事趕快去做

自 求 多 福 自 性 方 能 圓 滿

責己要嚴厲 責人要寬容 這樣與人相處就能圓融和樂 能夠圓融 走到那裡

一定是喜悅滿堂 人人笑容滿面 同修一看 歡喜回佛堂 這就是成功

如果沒這樣 不能達到圓滿 同修不願回佛堂 就是失敗... 自求多福 自性圓滿

不要要求人家給你福氣 福氣是自造 別人送的必境有限...

修道人一定要自求多福 才能達到自性圓滿

老 實 為 人  真 心 做 事

老實為人 真心做事 修道人 要老老實實守住自己的本位  不要用其他

煩惱心 這種妄想得不到結果 只煩心一場 真真心心去做 做的就是你的

上天慈悲 天地間所有一切都給予我們機會 看自己把握... 願意接受甚麼...

就靠自己去選擇... 如果能做到老實為人 真心做事 心境自然心安理得

漫步悠遊無垢地 留心照顧本來人 不外求很自在 非常悠遊少煩惱 在世界上

有如是在消遙一般 心地清淨 就能達到這樣境界 自己要很留心

照顧本來靈性真人 心靈接受教化後... 就可以達到如此心境

苦 樂 雙 忘  佛 不 奈 我

總而言之 能夠依照以上五點內容來修心 我們自己心靈教化 就能圓滿

到達最後苦樂雙忘 佛不奈我 →世間甚麼是苦?甚麼是樂?心靈教化成功後

沒有苦 沒有樂 統統忘掉了 以平常心看待 能夠這樣 仙佛也沒奈何不了我們

因為我們境界自然達到 大家都是自性佛 佛佛平等

用 真 心  真 功 夫 方 能 成 功

希望透過心靈教化 我們都能達成 每個人都是佛 佛由人修 苦樂煩惱

統統不罣礙 這就是要修心境 大家同修互相幫忙 互相提昇 用真心 真功夫

才能真正的成功....  謝謝大家 祝福有緣人 心修意成